时间:2018/9/28 16:23:24 点击:2193

“又有两个90后员工辞职了。心累。到底该怎么管理90后啊?”只要跟一些乐园管理层、电玩城老板聊天,都会听到一阵接一阵的吐槽。
如果你本着“90后都特么是“奇葩”,但我不得不用他们,让他们帮我赚钱”的想法,那是绝对绝对不行的。
如果你是管理层,该怎么和90员工愉快地相处呢?
1
做团队的领袖,
而不只是个管理者
▼
在我刚开始工作时,我觉得「当官」是件特别爽的事情,就像是古代的皇帝,威风得不行。
后来才发现,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袖,充满了痛苦与压力。
不成熟的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权力,而成熟的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责任。

这个时代的管理者,不应该是高高在上「皇帝」,而应该努力成为「老师」或是「兄长」的角色。
作为团队的领袖,你要保护这个团队,并努力让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得到成长,努力付出可以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。
2
不要用过往的经验
去灌输他们
▼
现在的年轻人,比90前的人,更自信了。
时代给了他们更开阔的视野,更便捷的工具,更低的试错成本。同时,也要清楚的看到,他们比管理者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。
于是,在执行任务的时候,当他们的做法与我们曾经成功的做法不一致的时候,请不要无条件打断,更不要训斥。

首先,他们也希望把事情做好。其次,他们很可能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式方法。最后,你的打断或训斥,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。
那么,作为具备更多经验的前辈,作为拥有更多权力的领导,作为承担着更多责任的队友,我们该怎样做?
首先,询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,看他们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否正确,看他们的思路是否是通的,有没有理想化的地方,有没有自作聪明的环节。
其次要告诉他们,你这是一条新的路子,值得表扬,但是可能会带来工作的延误或失败,你要清楚。作为领导和前辈,我放手让你试,我做你的后盾。同时,你要给你的后盾留下时间来弥补你可能犯下的错。所以,需要提前一天完成。

最后,在执行的过程中,保持对他进展的观察。因为掌握整体风险的,是我们,而不是年轻人。
可能有人会说:哪个管理者有时间做这样的事情?
一个好的战士是训练出来的,不训练,你的团队的战斗力永远不会提高,磨刀不误砍柴功,在两场战斗的间歇,可以花点时间,擦擦枪械。
3
放手试验效果更好
▼
管理层习惯给90后一些标签,比如“不顾后果”、“横冲直撞”,但是没有去想背后的意义。
大部分90后对新鲜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,什么都尝试下,看自己能做到怎样一个极致地步,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。

尽管有些人会缺乏耐心,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,管理者就要做到充分地授权,让员工放手去干,还要做好过程管理,规避风险。
交给他们做一些对绩效影响不大的任务,完成了可以增加信心,失败了也可以总结经验,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把握好火候以及做一个出色的教练,真正带领90后成长。
4
管理策略与
管理行为的一致性
▼
有时我看到下属在无所事事的发呆时,内心都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情绪。
这种情绪是下意识产生的。
但我很清楚,这种情绪是有害且错误的。
出现这种情况,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
1)我没有把工作分配清楚,导致对方手上确实没什么事情。
2)没有养成下属的良好的工作习惯,比如及时反馈工作进度,让大家了解各自从事的事情
这不是下属的问题,而是我自己的问题。

是我自己没有把任务安排得当,导致下属的工作中出现空白,人家完成了自己的任务,为什么不能发呆?
在这种情况下,应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量,调整工作安排。让每个员工都有适当的工作量。
5
成为下属的导师,
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
▼
很多管理者容易犯的错误:
1.觉得下属能力不行。于是做什么事情都亲自干涉,导致下属丧失了自己思考判断的能力,上司说什么就机械的去做什么。
2.只告诉下属要做 12345 ,却不解释为什么要 12345 。结果遇到 54321 ,下属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。

3.权力欲膨胀,官僚作风。很多指令并不是出于解决问题,而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。
4.采用「高压政策」约束下属的行为。
动不动就罚钱,任务完不成就必须做些带有一定羞辱性质的惩罚等。
新生代的孩子们,家庭条件优越,在不用发愁吃饱穿暖这种基本需求后,他们开始追求尊重、自我价值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。
作为领导者,你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呢?
让他们接触更大的世界,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。
下属跟着你,确确实实的能学到东西,他们从内心里认可你,愿意去跟随你,这样团队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。

定期举行学习活动,如技术分享、技能学习、工作习惯培养都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快速的成长。
在他们成长的同时,不要抱着一种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」的狭隘心态,因为「分享就是最好的学习」,传授自己经验的同时也重新的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这个世界最顶级的高手,也往往都是各自领域著书立说、传道解惑的大师。
6
确定自己的管理风格
▼
现代人的职场生涯中,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就是从基层员工到管理者的改变。
这种转变并不仅仅是升职加薪这么简单,它意味着思维方式与看待事务角度的改变。
要成为怎样的管理者?很少有人会认真的思考这点。
温柔、善解人意、愿意给员工宽松环境;严厉、残暴、独断、对下属要求苛刻;不同风格的管理者,其管理团队的策略、理念也是不同的。
管理风格一般都会和管理者的性格有很大关联,所以在确定自己管理风格时,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去分析。

如果本身是性格好、待人热情、亲和力较强的人,那么在管理团队中,生硬的伪装成严厉、强势、采用高压策略去管理下属的领导,其管理效果肯定是不好的。
初期的管理者在管理风格上往往会模仿自己的上司或崇拜的企业家。(比如国内模仿乔布斯的风潮……)
在我看来,想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,最好的方式,就是做自己。
会有无数的人对你说,管理者应该怎样怎样,你这样不行blablablabla....
坚持做自己就好。
没人会喜欢虚伪、别扭的上司。
(转载:嘻游学院)